3月6日,和JL一起去东方艺术中心看了一场多媒体京剧音乐剧《白娘子•爱情四季》,网上将它吹捧到天上,结果令人失望。
最大的感觉就是乱!交响乐团放在舞台上,中间留出1/3的地方,让京剧演员表演,再加上断桥之类的布景,满眼的杂乱无章。此大败笔触目惊心。而所谓多媒体高科技,就是升降一些屏幕,投影一些视频和图案。他们应该去迪斯尼乐园学习一下,并提高一下自己的审美水平。
我很喜欢越剧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个具有京剧元素的交响乐事实上也还行。京胡有一种凄凉旷远的感觉,特别是第一段序曲很优美,听着想哭。但是合唱部分平庸,让我心烦,好歹他们也可以借鉴一下京剧唱腔和谐一下嘛。(看看人家陈升的One Night in Beijing!)。交响乐中,美丽的白娘子也出来唱了点京戏,后来又和法海打得不可开交,这些倒还好看。至于故事么,就很精简了:西湖下雨了,许仙垂涎于白娘子的美色,两人一见钟情,结婚了。法海和尚不满,来搅局……
看得出,这是音乐学院等创新的一个尝试。我假惺惺地啃齐如山的《京剧之变迁》啃了很久了---- 这人写书方式蛮怪的,一小段一小段罗列很多戏的唱法做法情节规矩的演变,好像没有排序的字典 ---- 京剧也是一种比较年轻的戏,所以应该鼓励创新。如今跨界很流行,混搭如果成功了,就是捷径。可是太雄心勃勃,样样都要放进来,就看不见主题了。
身为创作者,也许觉得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放弃吧。某些很沉闷的电影,漫长呆滞的长镜头,导演摄影演员或许都对之倾注了无限的深意,但是功力又不够未能充分表现出,观众之理解力或许亦欠火候,那就不知所云很没劲了。
人人都爱锦上添花。虽然有时候也需要画龙点睛,但这个世道更迫切需要的往往是做减法,以突出中心,因为人的注意力是很有限的。如果作品之目的是给人欣赏而非自恋,那就应该“站在受众的鞋子里” ,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白居易念诗给老大娘听,就是一个好的先例。弄得太复杂,头就大了。简单才是美。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看正宗京剧好了,视觉听觉上都舒服得多。况且天蟾舞台又价廉物美。
可是,为什么牛年以来,我的失望这么多呢?
1987年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至今在销量榜上高居不下,好歹也是茅盾文学奖的得奖作品。可是我没见过写作手法这么老套、人物心理这么做作的,啰哩罗嗦,全无微妙之兴味。最让我崩溃的就是每隔几行就要用一次感叹号来加强抒情。鉴于我做事有始有终,还是花了三个中午把近600页看完了;水分太多,可以一目百行。故事情节么,基本都可以猜到。人必在只差一口气大功告成的时候死掉、本来可以成的婚事被一个小把戏搞黄而当事人居然想不到去当面对质,恋爱的一方必患绝症而且另一方偏偏没见到最后一面……我讨厌这样的故事,就像我讨厌封王宝钏和韩剧的故事。
LY回答我说,它就是一部老套的言情小说,但那个时代大概连这种书都很稀有吧。可是再一想,真正的好作品还是应该超越时代空间的。就算我增加了对玉和穆斯林宗教习俗的了解,但我可以Google啊。同是茅盾文学奖,我很喜欢《尘埃落定》,那个藏族土司,说是傻瓜,比谁都清楚,而第一人称的文字腔调好像我在做梦。虽然简单,却有深度。
写个blog哀悼一下那若干小时白费的青春,嘿嘿。还要告诉自己,吹得太牛的,不要太相信,得奖又怎么样。到最后,只好相信自己。
近来疯狂看书看电影看戏,以期将注意力转到与自身无关之处。确实有用。但是就像毒品一样,纯度是个问题,剂量也是个问题。看到不好看的,要发发小牢骚;看得多了又开始对自身状态有罪恶感。难道就如此被动地一直看下去谋杀时间么?
看了老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狱囚Morgan Freeman说的话让我触动:These walls are funny. First you hate 'em, then you get used to 'em. Enough time passes, you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真TM 一针见血。关住你的地方起初感觉很可恶,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假使真的放你走,自由却显得吓人了。人确实很贱。好在电影里有个正面形象,以希望和坚持逃出了这个“体制”,好歹给人一点启发。
周围很多人显然已经“体制化”了,并奇怪为什么我和他们不一样,那......就让他们自个儿奇怪好了。我也得时时提醒自己要抵制体制的侵蚀,因为我发现自己懦弱、懒惰和骄傲,很阿Q地什么事也不做,只会拖延和逃避。而逃避,总不是长久之计,书和电影的效益是边际递减的。
不过呢,被书或电影中的灵光一现所打动,在那一瞬间准备端正自己的态度重新做人了,这种事件发生得其实也挺频繁。于是,自己常常又故态复萌。刺激重复,人渐渐钝化。有点哀伤地看到,体制化在当今的历史生物条件下,是在所难免的呀。
这真是一个悲剧!
这个blog真是没中心思想!
2009/04/13
2009/04/11
Resilience (2009.4.11)
10年以后。
国立卢旺达大学。
对着满满一体育场的人,见证了1994年种族大屠杀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Roméo Dallaire缓缓说道:
“ 统治这个世界的信仰是允许其它屠杀的。那些超级大国对你们没兴趣。他们只对南斯拉夫有兴趣。主导思想是,在卢旺达只是部落纷争,历史重复。而在南斯拉夫,就不一样了。那是400年来世界主要宗教的历史冲突、那是种族清洗、那是欧洲安全。都是白人。而在卢旺达,是黑人。卢旺达在非洲的中央,没有战略价值。他们对我说,卢旺达有的只是人而已。而人,本来就太多了。”
卢旺达人边听边微微颔首,但听到最后一句,还是发出了惊愕的声音。
其实也许早就隐约认识到这一点了,但是习惯了政客的官话和政治上正确的委婉语,听到这样直接的话说出来,还是一震,很难过。这是2004年纪录片《与魔鬼握手:Roméo Dallaire之旅》Shake Hands with the Devil: The Journey of Roméo Dallaire 中的一段。
大屠杀10周年之际,Dallaire鼓起勇气回到这个给他带来地狱回忆的地方:以前的司令部、维和部队丧生之处的纪念碑、头骨累累的教堂…… 回到加拿大以后,他总是自责,甚至试图自杀。后来他从绝望走了出来,写回忆录、演讲、在法庭上作证。
一战以后,卢旺达成为比利时的殖民地。人种学家将卢旺达人分成胡图族和图西族,比利时统治者让图西族享受各种特权。1962年独立后,占该国人口八成多的胡图族翻身成为统治阶级。 图西族和胡图族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据说在当时的政府内阁会议都有讨论灭绝图西族之议题。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胡图族)专机被击落,机上人员全部身亡。这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对图西族人的血腥报复,图西族的女总理亦被杀,国家陷入混乱。广播电台不断煽动仇恨情绪,不但民兵,就连普通老百姓也被煽动或迫于压力,加入了残杀图西族人和一些同情图西族的胡图族人之行动,100天内,至少80多万平民被杀,全国八分之一的人口消失。
不晓得卢旺达的气候如何,4月是否也是这样的和煦温柔。如果是的话,对于那场屠杀的幸存者,每当美好的春风吹过,可怕的回忆是否就会涌上心头。动物出于生存竞争而血腥暴力,也不过如此。而人坏起来就没有底了,能这样系统性操纵和杀戮,人确实是造物者之智慧杰作……
1993年美国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损失惨重(被拍成电影《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 -- 可惜当年看的时候不知历史背景因此看得很晕);出于政治考虑,美国不再派兵卢旺达。正如Odom教授以前所言,美军伤亡都是报上的新闻、选民的选票,左右着选举之结果和政府之决策。美国更愿意发挥其空中优势,威力大而兵力伤亡较小;一旦卷入地面巷战甚至丛林战,则如陷入失败泥沼。于是,联合国其他国家也同样不作为,只是纷纷撤出自己侨民。
今年早些时候看了电影《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 ,讲述了首都Kigali豪华酒店胡图族总经理营救了上千名图西族平民的故事,好像《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或即将上映的《拉贝日记》(John Rabe)的翻版。在豆瓣网上翻来翻去又找到关于电影中另一人物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Dallaire的电影和纪录片各一部,都和他的回忆录同名:Shake Hands with the Devil,于是再找来看。
同名电影(2007)在所有事件实际发生地点拍摄,从另一个角度补全了Hotel Rwanda 的故事。Dallaire 眼睁睁看着屠杀发生,自己没有授权可以开枪。要求增援,却只等来联合国总部的指示让他完全撤离。理由是,你们是Peace Keeping, 不是Peace Making。既然这里没有和平了,那你们就没有任务了。可是从良心来说,怎能眼看着这么多人死掉而一走了之呢?作为军人,他第一次违背了命令,坚持留了下来。为了转移难民,他和内战双方联功派民兵Interahamwe(也是“与魔鬼握手”的由来)与卢旺达爱国阵线(RPF)谈判。3个月以后,RPF攻至首都,推翻了政府,也结束了屠杀。当时的RPF首领就是现在卢旺达的总统Kagame。
同名纪录片(2004)中,在大屠杀10周年纪念活动中,西方国家首领出席很少。卢旺达人再一次失望,但已经习惯了。而在比利时一个公开场合,一位议员说Dallaire未尽其职,导致10名比利时维和士兵遭袭殉职,并指责他逃避责任拒绝与士兵遗孀见面。Dallaire当即火冒三丈。看到这里,我觉得政客作秀真恶心。
卢旺达大屠杀主要还是来源于种族仇恨,与宗教关系不大(该国天主教比例很大,但教会关注的是信众人数,未出来谴责占人口大多数的胡图族之暴行)。尽管当初殖民主义留下了祸根,尽管西方国家不作为没有制止这场惨剧,凶手说到底还是卢旺达人本国人。而真正的和解应该来自内部,来自各种权利的平等取得。民族是什么?有个学者说它是Imagined Community (想象中的共同体?),虽然虚无到抹杀了物理特征,但我觉得很有道理。基于这个想象的标准而区分了不同的权利,那就是民族冲突的来源。
以前研究斯里兰卡冲突时,道理也差不多。占人口大多数信奉佛教的Sinhalese (僧伽罗人) 在政治经济上具有主导地位,而信奉印度教的Tamil (泰米尔人) 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几,政治社会地位较低。1948年斯里兰卡独立后,前者占主导地位的政府政策倾斜,令后者愈加不满,两者矛盾激化,泰米尔人寻求独立,猛虎组织寻求以暴力解决问题,这个国家就此连年内战,打个没完。
学习国际关系的时候学得至少九种理论,以解释世界政治之道。我看用现实主义原则解释还是最靠谱。这一点也不美好,但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Dallaire 一开头的那段话就足以击碎所有理想与公平的梦想。苏丹危机,照样还是死了很多人,国际上各国互相指手指。
不过,纪录片看到最后,心中还是有一丝暖意。Dallaire回到卢旺达,看见了人民在反思过去并向前看试图建设未来。当这个加拿大人初来卢旺达,他觉得这好像就是天堂:虽然很穷,但是生机勃勃。这个天堂后来变成了地狱。这次来,他看见人们的Resilience(译作“心理弹性”?),所以天堂还是没有毁掉。重回卢旺达有了点积极闪亮的颜色。
正巧现在是4月,卢旺达大屠杀15周年,看这些电影,写这个blog, 还有点意思。
另外,Resilience真是一个重要关键词。灾难痛苦过后,人就是应该坚强快速地恢复过来才好,这样才能move on。
国立卢旺达大学。
对着满满一体育场的人,见证了1994年种族大屠杀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Roméo Dallaire缓缓说道:
“ 统治这个世界的信仰是允许其它屠杀的。那些超级大国对你们没兴趣。他们只对南斯拉夫有兴趣。主导思想是,在卢旺达只是部落纷争,历史重复。而在南斯拉夫,就不一样了。那是400年来世界主要宗教的历史冲突、那是种族清洗、那是欧洲安全。都是白人。而在卢旺达,是黑人。卢旺达在非洲的中央,没有战略价值。他们对我说,卢旺达有的只是人而已。而人,本来就太多了。”
卢旺达人边听边微微颔首,但听到最后一句,还是发出了惊愕的声音。
其实也许早就隐约认识到这一点了,但是习惯了政客的官话和政治上正确的委婉语,听到这样直接的话说出来,还是一震,很难过。这是2004年纪录片《与魔鬼握手:Roméo Dallaire之旅》Shake Hands with the Devil: The Journey of Roméo Dallaire 中的一段。
大屠杀10周年之际,Dallaire鼓起勇气回到这个给他带来地狱回忆的地方:以前的司令部、维和部队丧生之处的纪念碑、头骨累累的教堂…… 回到加拿大以后,他总是自责,甚至试图自杀。后来他从绝望走了出来,写回忆录、演讲、在法庭上作证。
一战以后,卢旺达成为比利时的殖民地。人种学家将卢旺达人分成胡图族和图西族,比利时统治者让图西族享受各种特权。1962年独立后,占该国人口八成多的胡图族翻身成为统治阶级。 图西族和胡图族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据说在当时的政府内阁会议都有讨论灭绝图西族之议题。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胡图族)专机被击落,机上人员全部身亡。这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对图西族人的血腥报复,图西族的女总理亦被杀,国家陷入混乱。广播电台不断煽动仇恨情绪,不但民兵,就连普通老百姓也被煽动或迫于压力,加入了残杀图西族人和一些同情图西族的胡图族人之行动,100天内,至少80多万平民被杀,全国八分之一的人口消失。
不晓得卢旺达的气候如何,4月是否也是这样的和煦温柔。如果是的话,对于那场屠杀的幸存者,每当美好的春风吹过,可怕的回忆是否就会涌上心头。动物出于生存竞争而血腥暴力,也不过如此。而人坏起来就没有底了,能这样系统性操纵和杀戮,人确实是造物者之智慧杰作……
1993年美国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损失惨重(被拍成电影《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 -- 可惜当年看的时候不知历史背景因此看得很晕);出于政治考虑,美国不再派兵卢旺达。正如Odom教授以前所言,美军伤亡都是报上的新闻、选民的选票,左右着选举之结果和政府之决策。美国更愿意发挥其空中优势,威力大而兵力伤亡较小;一旦卷入地面巷战甚至丛林战,则如陷入失败泥沼。于是,联合国其他国家也同样不作为,只是纷纷撤出自己侨民。
今年早些时候看了电影《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 ,讲述了首都Kigali豪华酒店胡图族总经理营救了上千名图西族平民的故事,好像《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或即将上映的《拉贝日记》(John Rabe)的翻版。在豆瓣网上翻来翻去又找到关于电影中另一人物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Dallaire的电影和纪录片各一部,都和他的回忆录同名:Shake Hands with the Devil,于是再找来看。
同名电影(2007)在所有事件实际发生地点拍摄,从另一个角度补全了Hotel Rwanda 的故事。Dallaire 眼睁睁看着屠杀发生,自己没有授权可以开枪。要求增援,却只等来联合国总部的指示让他完全撤离。理由是,你们是Peace Keeping, 不是Peace Making。既然这里没有和平了,那你们就没有任务了。可是从良心来说,怎能眼看着这么多人死掉而一走了之呢?作为军人,他第一次违背了命令,坚持留了下来。为了转移难民,他和内战双方联功派民兵Interahamwe(也是“与魔鬼握手”的由来)与卢旺达爱国阵线(RPF)谈判。3个月以后,RPF攻至首都,推翻了政府,也结束了屠杀。当时的RPF首领就是现在卢旺达的总统Kagame。
同名纪录片(2004)中,在大屠杀10周年纪念活动中,西方国家首领出席很少。卢旺达人再一次失望,但已经习惯了。而在比利时一个公开场合,一位议员说Dallaire未尽其职,导致10名比利时维和士兵遭袭殉职,并指责他逃避责任拒绝与士兵遗孀见面。Dallaire当即火冒三丈。看到这里,我觉得政客作秀真恶心。
卢旺达大屠杀主要还是来源于种族仇恨,与宗教关系不大(该国天主教比例很大,但教会关注的是信众人数,未出来谴责占人口大多数的胡图族之暴行)。尽管当初殖民主义留下了祸根,尽管西方国家不作为没有制止这场惨剧,凶手说到底还是卢旺达人本国人。而真正的和解应该来自内部,来自各种权利的平等取得。民族是什么?有个学者说它是Imagined Community (想象中的共同体?),虽然虚无到抹杀了物理特征,但我觉得很有道理。基于这个想象的标准而区分了不同的权利,那就是民族冲突的来源。
以前研究斯里兰卡冲突时,道理也差不多。占人口大多数信奉佛教的Sinhalese (僧伽罗人) 在政治经济上具有主导地位,而信奉印度教的Tamil (泰米尔人) 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几,政治社会地位较低。1948年斯里兰卡独立后,前者占主导地位的政府政策倾斜,令后者愈加不满,两者矛盾激化,泰米尔人寻求独立,猛虎组织寻求以暴力解决问题,这个国家就此连年内战,打个没完。
学习国际关系的时候学得至少九种理论,以解释世界政治之道。我看用现实主义原则解释还是最靠谱。这一点也不美好,但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Dallaire 一开头的那段话就足以击碎所有理想与公平的梦想。苏丹危机,照样还是死了很多人,国际上各国互相指手指。
不过,纪录片看到最后,心中还是有一丝暖意。Dallaire回到卢旺达,看见了人民在反思过去并向前看试图建设未来。当这个加拿大人初来卢旺达,他觉得这好像就是天堂:虽然很穷,但是生机勃勃。这个天堂后来变成了地狱。这次来,他看见人们的Resilience(译作“心理弹性”?),所以天堂还是没有毁掉。重回卢旺达有了点积极闪亮的颜色。
正巧现在是4月,卢旺达大屠杀15周年,看这些电影,写这个blog, 还有点意思。
另外,Resilience真是一个重要关键词。灾难痛苦过后,人就是应该坚强快速地恢复过来才好,这样才能move on。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