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和JL一起去东方艺术中心看了一场多媒体京剧音乐剧《白娘子•爱情四季》,网上将它吹捧到天上,结果令人失望。
最大的感觉就是乱!交响乐团放在舞台上,中间留出1/3的地方,让京剧演员表演,再加上断桥之类的布景,满眼的杂乱无章。此大败笔触目惊心。而所谓多媒体高科技,就是升降一些屏幕,投影一些视频和图案。他们应该去迪斯尼乐园学习一下,并提高一下自己的审美水平。
我很喜欢越剧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个具有京剧元素的交响乐事实上也还行。京胡有一种凄凉旷远的感觉,特别是第一段序曲很优美,听着想哭。但是合唱部分平庸,让我心烦,好歹他们也可以借鉴一下京剧唱腔和谐一下嘛。(看看人家陈升的One Night in Beijing!)。交响乐中,美丽的白娘子也出来唱了点京戏,后来又和法海打得不可开交,这些倒还好看。至于故事么,就很精简了:西湖下雨了,许仙垂涎于白娘子的美色,两人一见钟情,结婚了。法海和尚不满,来搅局……
看得出,这是音乐学院等创新的一个尝试。我假惺惺地啃齐如山的《京剧之变迁》啃了很久了---- 这人写书方式蛮怪的,一小段一小段罗列很多戏的唱法做法情节规矩的演变,好像没有排序的字典 ---- 京剧也是一种比较年轻的戏,所以应该鼓励创新。如今跨界很流行,混搭如果成功了,就是捷径。可是太雄心勃勃,样样都要放进来,就看不见主题了。
身为创作者,也许觉得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放弃吧。某些很沉闷的电影,漫长呆滞的长镜头,导演摄影演员或许都对之倾注了无限的深意,但是功力又不够未能充分表现出,观众之理解力或许亦欠火候,那就不知所云很没劲了。
人人都爱锦上添花。虽然有时候也需要画龙点睛,但这个世道更迫切需要的往往是做减法,以突出中心,因为人的注意力是很有限的。如果作品之目的是给人欣赏而非自恋,那就应该“站在受众的鞋子里” ,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白居易念诗给老大娘听,就是一个好的先例。弄得太复杂,头就大了。简单才是美。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看正宗京剧好了,视觉听觉上都舒服得多。况且天蟾舞台又价廉物美。
可是,为什么牛年以来,我的失望这么多呢?
1987年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至今在销量榜上高居不下,好歹也是茅盾文学奖的得奖作品。可是我没见过写作手法这么老套、人物心理这么做作的,啰哩罗嗦,全无微妙之兴味。最让我崩溃的就是每隔几行就要用一次感叹号来加强抒情。鉴于我做事有始有终,还是花了三个中午把近600页看完了;水分太多,可以一目百行。故事情节么,基本都可以猜到。人必在只差一口气大功告成的时候死掉、本来可以成的婚事被一个小把戏搞黄而当事人居然想不到去当面对质,恋爱的一方必患绝症而且另一方偏偏没见到最后一面……我讨厌这样的故事,就像我讨厌封王宝钏和韩剧的故事。
LY回答我说,它就是一部老套的言情小说,但那个时代大概连这种书都很稀有吧。可是再一想,真正的好作品还是应该超越时代空间的。就算我增加了对玉和穆斯林宗教习俗的了解,但我可以Google啊。同是茅盾文学奖,我很喜欢《尘埃落定》,那个藏族土司,说是傻瓜,比谁都清楚,而第一人称的文字腔调好像我在做梦。虽然简单,却有深度。
写个blog哀悼一下那若干小时白费的青春,嘿嘿。还要告诉自己,吹得太牛的,不要太相信,得奖又怎么样。到最后,只好相信自己。
近来疯狂看书看电影看戏,以期将注意力转到与自身无关之处。确实有用。但是就像毒品一样,纯度是个问题,剂量也是个问题。看到不好看的,要发发小牢骚;看得多了又开始对自身状态有罪恶感。难道就如此被动地一直看下去谋杀时间么?
看了老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狱囚Morgan Freeman说的话让我触动:These walls are funny. First you hate 'em, then you get used to 'em. Enough time passes, you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真TM 一针见血。关住你的地方起初感觉很可恶,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假使真的放你走,自由却显得吓人了。人确实很贱。好在电影里有个正面形象,以希望和坚持逃出了这个“体制”,好歹给人一点启发。
周围很多人显然已经“体制化”了,并奇怪为什么我和他们不一样,那......就让他们自个儿奇怪好了。我也得时时提醒自己要抵制体制的侵蚀,因为我发现自己懦弱、懒惰和骄傲,很阿Q地什么事也不做,只会拖延和逃避。而逃避,总不是长久之计,书和电影的效益是边际递减的。
不过呢,被书或电影中的灵光一现所打动,在那一瞬间准备端正自己的态度重新做人了,这种事件发生得其实也挺频繁。于是,自己常常又故态复萌。刺激重复,人渐渐钝化。有点哀伤地看到,体制化在当今的历史生物条件下,是在所难免的呀。
这真是一个悲剧!
这个blog真是没中心思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