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黄金周集体秋游的目的地是日本。当9月30日早上大家在浦东机场集合,我们意识到这个时机确实黑色幽默。不过,这世界变化太快,我有点麻木。 尘埃落定之前,也没什么好多想的。29日晚上刚刚听说银行被花旗收购的爆炸新闻,我的第一反应居然很哲学: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第二天一大早要出发,那就整理行李赶紧睡觉吧。
日本的网络制式不同,过过没有手机黑莓电脑的日子,也蛮好。在伊豆泡泡温泉、在东京新宿 People Watching。日文听不懂,日本人也不会英文,我们基本就是与世隔绝。虽然这是旅游团行程,我和若干小喽罗最后还是见缝插针出去冒冒险,去过一些正常人不去的地方。其他一些人则把购物热情发挥到了极致,恨不得把店搬回上海来。
10月3日晚上回到上海,好像回到了现实。但是到家拿出黑莓看,很快又发现,现实是极富戏剧性的,事情有了更大的转折,这次换富国银行了。接下去若干天,更是一波三折。直到现在,整个金融业还是一个发展中的Saga传奇---- 花旗刚从政府那里讨到了救命钱,据说面临拆分压力。全球化令全世界每行每业都受牵连,号称连回收废品的价格都下跌了。这让人觉得也许应该像睡美人那样睡上100年,再让王子的轻轻一吻唤醒,从此过上永远幸福的生活,免去这么多折腾。而馋嘴的人上周几乎每天中午去喝圣诞节版的Black Cherry Mocha 或 Toffee Nut Latte,实在是败家的行为。
去之前,旅行社的导游“课长” 先在上海办公室给我们开动员会。看到他,你就知道为什么全中国人民为什么要讨厌所谓上海人了,呵呵。那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好像只有他出过国,其他人都是没有常识的土包子。他气色红润,像是吃多了,油都冒出用来保持其大背头的形状。令人气愤的是,他坚持说在日本绝不可以自由活动,因为我们万一逃走,他日本游的生意就再也做不成了。如果不去参加集体购物,号称在宾馆里睡觉,他就派个保安看着你。这种手段的描述简直侮辱人格。我原来就指望着别人购物时我自行游玩,这下大为扫兴。我其实可以理解他的担忧,但厌恶其面目腔调可憎,因而鄙视他,忍不住引用他自己刚说的话去反驳他。唉,说谎都说不周全,修炼两年再出来混吧。
在告知我们日本物价水平时,他拿自己身上的Burberry衣服做参照系,顺便展现一下自己的品味,显得更傻X了。不过这很正常,亚洲有更高比例的人,追随这种很明显的大牌,将恶俗和缺乏自信发挥到淋漓尽致。当然更好笑的是那些热衷交流购买假名牌的人,还很注重品质地要买假货里做工比较好的那一类。得手以后,兴高采烈地背着所谓LV出街上班,接受同好的赞美。
导游课长唯一信任的、没有逃走嫌疑的是我们的大叔同事。他对日本著名的色情业向往已久。然而即使在中国,我猜想他近年来都没有动手,因为他显然不舍得花这个钱,所以只能一天到晚说说过过嘴瘾。公司附近有个Hooter’s 餐厅,中午也供应中式简餐,和一帮同事去吃的时候,他也不忘记和服务员搭讪几句,再说下去还真把人家当小姐了,丢人啊。这就是某类男人,意淫之余坚持勤俭持家,供儿子上大学要紧么!说起这家开在陆家嘴旅游胜地的Hooter’s,有一次看见两个穿着破烂落伍的显然是来旅游的老头儿,经过此地看见着装清凉的服务员,居然半张着嘴,立刻就挪不动步,动作定格在正要迈步的一瞬间了。好像皮影戏里的人物,幽默。
9月30日先在横滨到此一游,中华街和港口,实在没啥花头。车再开了很久,晚上“下榻”伊豆县伊东市的暖香园温泉旅馆。
我向来对泡温泉这种活动兴味索然,又热又闷的,况且和同事坦诚相见,有点尴尬。伊豆有著名的温泉,另外《伊豆的舞女》大家都是知道的,包括大叔同事---- 因为有个电影,更因为关键字“舞女”!但川端康成是没有人知道的,尽管他是原著的作者。我这样的Google天才居然还发现了他某小说提到了在这暖香园举行围棋比赛,有点意思。
这天貌似只有我们一伙人:室内的温泉,热得要死。室外的温泉,一抬头可以看到角上的夜空、大树和旁边没有灯的房子。怀疑那房子里是否有人,这样岂非一览无遗?但是可望不可即,管不了那么多啦。我必须承认,在黄色的灯光下、缭绕的水汽中,白色的浴巾和朦朦胧胧的人体们显得纯洁而美丽,好像一幅古典油画。虽然有凉风吹来,泡在水里还是太热,像锻炼自己耐力一样泡上一小段时间,赶紧走人。前前后后已经折腾了够久了。比较好玩的反而是大家换好日式浴袍,一起吃丰盛的晚饭,拍了很多照片。我们睡的是榻榻米,对我其实没啥稀奇。我在费城地上睡了3年多呢!
10月1日,我们先去芦之湖,但恐怕见的是它最不美的一角,只是个泊船钓鱼的地方。浓雾弥漫,我们连富士山的影子也没看到。所谓忍野八海,就是8个小池塘而已,全是大陆和台湾的游客。平和公园有个大白塔,超级无聊,怎么可以算作景点?昏倒。这时候,浓雾有些消散了,所以在傍晚终于远远地看到了富士山顶。最后我们在黑暗中来到了大涌谷。这个号称是大地狱的火山口,现在看上去更像地狱,地缝冒着蒸气,温泉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泡。回去的山路辗转,好几个人开始晕车,据说刚闻到的硫磺味更是加重了症状。而我对此一切毫无反应,确是迟钝强人一个。之前在公园里闻到了桂花香,我觉得空气中浓重的硫磺味多闻一会儿,就变得有点像桂花,还挺喜欢的,嘿嘿。晚上丰盛一餐后,我小市民不肯吃亏心理作怪,虽然不享受,还是再去温泉泡了一小下,哈哈。
但这天好玩的其实是半夜12点后的游荡。和两只小喽罗在无人的伊东市中心乱走,十字路口横道线复杂交错和红绿灯无聊交替的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天热闹的市场里,铺子业已打烊,只有一两家小饭馆还开着,另有一处墙上贴满日本老电影的海报,昭和30年(也就是1956年了)。我们随意走到了貌似红灯区的地方,一扇扇紧闭的门,一个个写着字的灯笼。最后在一幼儿园门口搞笑了一会儿,各自回去。我之所以觉得这样有意思,一是因为喜欢热闹地方晚上的冷清样子,二是因为喜欢自由、探索和漫无目的地走路。
10月2日早上,旅馆的阿婆阿公服务员们整齐地排着队,在门外向我们离开的巴士挥手道别。接着我们就前往东京。我喜欢这条沿海公路,弯道高低变换,一直移步换景。阳光灿烂,天空和海水一样碧蓝,海湾中有冲浪者玩耍,路边长着松树。日本老头司机平时没事时就擦着车窗玻璃,所以隔着玻璃看出去还是很清楚,宽慰了我这个摄影狂。
照片在这里:http://www.flickr.com/photos/gaohuan/sets/72157608211234085/
东京显然是另一幅景象,那就留着下次再说吧。
2008/11/26
2008/11/23
城市的印象 (2008.11.23)
Blog: 城市的印象 (2008.11.23)
http://gaohuan.mblogger.cn/ or http://myexistence.blogspot.com/
离开了两个礼拜,回来发现这里发生了很多变化:
正大广场门口突然冒出了一座天桥
隔壁小区的房子突然被刷成了粉红色
震旦大厦门口的人行道被挖掉,正在翻新
陈水扁被关了起来(这当然不算在上海)
其他八卦
这个城市就这样突然有了新面目,我很惊诧。11月初两周,我去了费城、纽约、Stamford以及芝加哥。直到两周快结束,我才倒完了时差。然后我就回来了,重新倒时差。
时差反应来袭时,倦意和平时不同:可能像吃了蒙汗药,晕头转向地倒下。在丧失意识前的最后一刻,认为自己是一片秋天的落叶,回旋着飘落下悬崖。又像一只秤砣,转动着下陷,瞬时被沼泽的淤泥吞没,沼泽表面立刻恢复平静。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高兴有这样一个break,即使它完全在计划外,仓促成行。去前几天,我的心已经飞离了上海,对一切都有些心不在焉。脑子不好使了,稀里糊涂做错很多小事,有点丢人。
但是,在费城,当我坐着灯光阴冷的地铁和慢如乌龟的公车去近郊办事,这里的没人气和低效让我想念上海,即使我有过等到第11辆地铁才挤上去的纪录。芝加哥市中心的街道不像纽约和费城那样用数字标识,我彻底丧失了方向感,研究地图,每次判断后我都走反方向,我对自己的低智商很沮丧。我想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为了拍一张理想的照片,我在打了烊的博物馆外墙角,在冷风冷雨中站了近20分钟,只为了等天空变到傍晚最美的光色;拍好以后,又觉得自己强迫得很无聊――幸好马上就要回去了。
可是回了上海,我就开始烦它了。厌烦之事,并没有因为两周不见而变得顺眼一些,有些本来没什么感觉的人和事,反而变得也讨厌起来。我不理解他们的逻辑,甚至听不懂对话,就好像看电视,关掉了声音,只有图像。至于我,上一分钟还在说说笑笑,下一分钟突然就觉得全世界都在BS,包括自己。只有中午在江边喝咖啡,还感觉有点空气可以呼吸。阳光透过雾蒙蒙的空气照过来,虽然温暖,但还是有点刺眼。黄浦江上船来船往,好像很催眠。那就沉默吧,沉默最好。
难道我真的是到了一个城市就会想念另一个城市,到了那里又想逃走?
老赵再三向我推荐《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最近我终于把它看完了。也许它的沉重忧伤也有些影响我的心情。获诺贝尔奖的土耳其作家Orhan Pamuk 描写了从小到大对自己、家庭和这座城市的感觉,并穿插了本国和外国艺术家(还有旧报纸)对 Istanbul的描述。也许是因为我缺乏背景了解(历史地名人物书籍典故),也许是因为翻译得很不流畅,也许是因为纸质过硬犟头倔脑,我无法充分投入这本书展现的另一个世界。他的描写有时太繁复罗嗦,显得过于self-indulgent、自恋和自虐。而对于这个城市忧伤的状态、既所谓“呼愁”,反复渲染,有点做作。曾经辉煌又衰落的地方其实还不少,在全盘西化和维护传统间弄得有些奇怪显然不是土耳其独有的现象。
但最后那几篇还不错,比如《初恋》和《与母亲的对话》。另外有些地方灵光一现,让我心中一动:
祖母有时候把她写在本子里的东西年给我听。
‘我的孙子奥尔罕来访。他很聪明,很乖巧。他在大学读建筑。我给了他十里拉。愿神赐福,有一天他会功成名就,让帕慕克的家族名声再度受到尊重,如同他祖父在世的时候。”
念完之后,她透过眼镜盯着我看,白内障的眼睛看起来更令人生畏,然后冲我冷淡而嘲弄地一笑,是我怀疑她是否在嘲笑自己,或者因为如今她已明白生命的荒唐,而我也竭力做出相同的笑容。
Pamuk 热爱画画,享受作画的过程,画画让他名正言顺地逃脱日常生活的灰暗世界,并获取心灵的平静。
喜欢画画的还有黑泽明,最近看了他的自传《蛤蟆的油》,挺喜欢。他平实而有个性,不装模作样,不哗众取宠。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的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真面目,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烫割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
好像这只蛤蟆一样,最近,在我毫无意识地过着生活的时候,更频繁地会有一个念头忽然把我吓一跳: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如果旁边正巧有镜子,瞥到自己,也觉得很奇怪,心中惴惴。
如果灵魂跳出自己的存在,询问自己也算是自省的话,最近在美国的独自游荡,特别是在地铁一站站无休无止往下坐的当儿,我有了大段的时间用于自省,对自己和所在的世界做了提纲挈领的回顾。
这个世界是混沌的,人对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的。很多时候以为已经清楚了,突然发生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把之前的信仰全部推翻。貌似从过去学得了经验,但下次仍有可能稀里糊涂地重蹈覆辙,或者再也没有类似的情形发生,只有新的危机让人措手不及。回想从前的自己,透彻地看到自己的软弱愚蠢,也看到自己的坚强智慧。但我也知道我依然蒙在谷里,所以必须说服自己要在后知后觉中继续存在:我不喜欢人家问我的长远计划,因为我没有。其实这是成熟的世界观,重大事件的发生不是计划出来的,最近的世界更是昭显了这一点。但是从小受到的教育总让人觉得,没有计划,还应有点内疚,好像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一样。
当灾难发生,比如说,黑泽明所经历的关东大地震,告诉了他世界异乎寻常的力量,同时也使他了解了异乎寻常的人心。当地震引起的火灾刚刚控制住,他哥哥就带他去看。等他发现这个“远足”多么可怕想退回时,已经晚了。看了一天尸体和废墟,晚上还是平静地睡着了。这次远足变成了一次征服恐怖的远征。
窗外可见Bosporus 海峡,Pamuk从小就养成了数船的习惯。“数船让我觉得在整顿自己的生活。当我逃离自己、学校、生活而漫游街头,极端愤怒或悲伤是,便完全不再数船。那时我便深切地渴望灾难,大火,另一个生命,另一个奥尔罕。”“尽管快乐的机会无限,没有一天不在发现新的乐趣,然而生命却也充满各种各样突如其来、意想不到、快速燃烧的灾难。” 油轮相撞后引起熊熊大火,全城居民对灾难集体观摩,居然是兴奋大于惊恐,而观看沿岸木头古屋的付之一炬,在绝望中也是一种乐趣。
这让我有点释然。原来,对坏事能变得有多坏的好奇心,并非我独有,亦非我冷血的标志。我固然很希望当今的金融/经济危机赶紧过去,大家舒舒服服地回到繁荣时代,但我必须承认,每次看到一环接一环的坏新闻和难以相信的低股价时,我还是感到了一种sensational 的黑色幽默。我想,在Yale 和Wharton上的金融课那么貌似完善而复杂的理论,怎么突然间露出这样一个实证的漏洞?而几年前,一个台湾的银行纽约分行的客人确实还问过,当这些结构性产品underlying assets发生了变化,如何重估其价值。这是多么先知先觉的问题啊。
当尘埃落定,留下的也许和Pamuk笔下的“呼愁”差不多,它弥漫在伊斯坦布尔的每一个角落,渗透传递着奥斯曼帝国的没落:美景之美,在其忧伤。
但我总觉得忧伤不会是永远的。灾难固然可怕,将一切抹去,但也提供了一切重来的契机。万物祸福相依,互相转换,而痛苦时间久了也就麻木了。
Pamuk在《所谓不快乐,就是讨厌自己和自己的城市》这一篇里说:
有时候,你的城市看起来像陌生之地。熟悉的街道突然改变颜色。我看着身边擦过的神秘人群,瞬时觉得他们在那儿已有一百年的时间。泥泞的公园,荒凉的空地,电线杆以及贴在广场和水泥怪物墙上的广告牌,这座城市就像我的灵魂,很快成为一个空洞,非常空洞的地方。
我喜欢在深夜走过白天曾经热闹繁华的街头,观察黄色路灯下这个城市的另一番模样。马路空空荡荡,路边的梧桐树很美丽。百货公司的货物出口,一派忙碌的运货景象;灯箱广告被拆下,即将换上另一个。路边多了若干卖烤串儿的摊儿,大排档老板和老板娘用塑料桶里的水冲洗着碗筷。关了门的麦当劳户外桌旁坐着一对男女严肃地交谈,另一张桌上一个年轻人将头埋在自己臂弯里,不晓得他在想什么。这一切生活气息令我多么平静,我甚至独自微笑了:对一个城市的感觉其实是多么主观。如果在心里找到平静的地方,又何必在乎人在何处呢?
http://gaohuan.mblogger.cn/ or http://myexistence.blogspot.com/
离开了两个礼拜,回来发现这里发生了很多变化:
正大广场门口突然冒出了一座天桥
隔壁小区的房子突然被刷成了粉红色
震旦大厦门口的人行道被挖掉,正在翻新
陈水扁被关了起来(这当然不算在上海)
其他八卦
这个城市就这样突然有了新面目,我很惊诧。11月初两周,我去了费城、纽约、Stamford以及芝加哥。直到两周快结束,我才倒完了时差。然后我就回来了,重新倒时差。
时差反应来袭时,倦意和平时不同:可能像吃了蒙汗药,晕头转向地倒下。在丧失意识前的最后一刻,认为自己是一片秋天的落叶,回旋着飘落下悬崖。又像一只秤砣,转动着下陷,瞬时被沼泽的淤泥吞没,沼泽表面立刻恢复平静。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高兴有这样一个break,即使它完全在计划外,仓促成行。去前几天,我的心已经飞离了上海,对一切都有些心不在焉。脑子不好使了,稀里糊涂做错很多小事,有点丢人。
但是,在费城,当我坐着灯光阴冷的地铁和慢如乌龟的公车去近郊办事,这里的没人气和低效让我想念上海,即使我有过等到第11辆地铁才挤上去的纪录。芝加哥市中心的街道不像纽约和费城那样用数字标识,我彻底丧失了方向感,研究地图,每次判断后我都走反方向,我对自己的低智商很沮丧。我想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为了拍一张理想的照片,我在打了烊的博物馆外墙角,在冷风冷雨中站了近20分钟,只为了等天空变到傍晚最美的光色;拍好以后,又觉得自己强迫得很无聊――幸好马上就要回去了。
可是回了上海,我就开始烦它了。厌烦之事,并没有因为两周不见而变得顺眼一些,有些本来没什么感觉的人和事,反而变得也讨厌起来。我不理解他们的逻辑,甚至听不懂对话,就好像看电视,关掉了声音,只有图像。至于我,上一分钟还在说说笑笑,下一分钟突然就觉得全世界都在BS,包括自己。只有中午在江边喝咖啡,还感觉有点空气可以呼吸。阳光透过雾蒙蒙的空气照过来,虽然温暖,但还是有点刺眼。黄浦江上船来船往,好像很催眠。那就沉默吧,沉默最好。
难道我真的是到了一个城市就会想念另一个城市,到了那里又想逃走?
老赵再三向我推荐《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最近我终于把它看完了。也许它的沉重忧伤也有些影响我的心情。获诺贝尔奖的土耳其作家Orhan Pamuk 描写了从小到大对自己、家庭和这座城市的感觉,并穿插了本国和外国艺术家(还有旧报纸)对 Istanbul的描述。也许是因为我缺乏背景了解(历史地名人物书籍典故),也许是因为翻译得很不流畅,也许是因为纸质过硬犟头倔脑,我无法充分投入这本书展现的另一个世界。他的描写有时太繁复罗嗦,显得过于self-indulgent、自恋和自虐。而对于这个城市忧伤的状态、既所谓“呼愁”,反复渲染,有点做作。曾经辉煌又衰落的地方其实还不少,在全盘西化和维护传统间弄得有些奇怪显然不是土耳其独有的现象。
但最后那几篇还不错,比如《初恋》和《与母亲的对话》。另外有些地方灵光一现,让我心中一动:
祖母有时候把她写在本子里的东西年给我听。
‘我的孙子奥尔罕来访。他很聪明,很乖巧。他在大学读建筑。我给了他十里拉。愿神赐福,有一天他会功成名就,让帕慕克的家族名声再度受到尊重,如同他祖父在世的时候。”
念完之后,她透过眼镜盯着我看,白内障的眼睛看起来更令人生畏,然后冲我冷淡而嘲弄地一笑,是我怀疑她是否在嘲笑自己,或者因为如今她已明白生命的荒唐,而我也竭力做出相同的笑容。
Pamuk 热爱画画,享受作画的过程,画画让他名正言顺地逃脱日常生活的灰暗世界,并获取心灵的平静。
喜欢画画的还有黑泽明,最近看了他的自传《蛤蟆的油》,挺喜欢。他平实而有个性,不装模作样,不哗众取宠。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的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真面目,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烫割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
好像这只蛤蟆一样,最近,在我毫无意识地过着生活的时候,更频繁地会有一个念头忽然把我吓一跳: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如果旁边正巧有镜子,瞥到自己,也觉得很奇怪,心中惴惴。
如果灵魂跳出自己的存在,询问自己也算是自省的话,最近在美国的独自游荡,特别是在地铁一站站无休无止往下坐的当儿,我有了大段的时间用于自省,对自己和所在的世界做了提纲挈领的回顾。
这个世界是混沌的,人对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的。很多时候以为已经清楚了,突然发生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把之前的信仰全部推翻。貌似从过去学得了经验,但下次仍有可能稀里糊涂地重蹈覆辙,或者再也没有类似的情形发生,只有新的危机让人措手不及。回想从前的自己,透彻地看到自己的软弱愚蠢,也看到自己的坚强智慧。但我也知道我依然蒙在谷里,所以必须说服自己要在后知后觉中继续存在:我不喜欢人家问我的长远计划,因为我没有。其实这是成熟的世界观,重大事件的发生不是计划出来的,最近的世界更是昭显了这一点。但是从小受到的教育总让人觉得,没有计划,还应有点内疚,好像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一样。
当灾难发生,比如说,黑泽明所经历的关东大地震,告诉了他世界异乎寻常的力量,同时也使他了解了异乎寻常的人心。当地震引起的火灾刚刚控制住,他哥哥就带他去看。等他发现这个“远足”多么可怕想退回时,已经晚了。看了一天尸体和废墟,晚上还是平静地睡着了。这次远足变成了一次征服恐怖的远征。
窗外可见Bosporus 海峡,Pamuk从小就养成了数船的习惯。“数船让我觉得在整顿自己的生活。当我逃离自己、学校、生活而漫游街头,极端愤怒或悲伤是,便完全不再数船。那时我便深切地渴望灾难,大火,另一个生命,另一个奥尔罕。”“尽管快乐的机会无限,没有一天不在发现新的乐趣,然而生命却也充满各种各样突如其来、意想不到、快速燃烧的灾难。” 油轮相撞后引起熊熊大火,全城居民对灾难集体观摩,居然是兴奋大于惊恐,而观看沿岸木头古屋的付之一炬,在绝望中也是一种乐趣。
这让我有点释然。原来,对坏事能变得有多坏的好奇心,并非我独有,亦非我冷血的标志。我固然很希望当今的金融/经济危机赶紧过去,大家舒舒服服地回到繁荣时代,但我必须承认,每次看到一环接一环的坏新闻和难以相信的低股价时,我还是感到了一种sensational 的黑色幽默。我想,在Yale 和Wharton上的金融课那么貌似完善而复杂的理论,怎么突然间露出这样一个实证的漏洞?而几年前,一个台湾的银行纽约分行的客人确实还问过,当这些结构性产品underlying assets发生了变化,如何重估其价值。这是多么先知先觉的问题啊。
当尘埃落定,留下的也许和Pamuk笔下的“呼愁”差不多,它弥漫在伊斯坦布尔的每一个角落,渗透传递着奥斯曼帝国的没落:美景之美,在其忧伤。
但我总觉得忧伤不会是永远的。灾难固然可怕,将一切抹去,但也提供了一切重来的契机。万物祸福相依,互相转换,而痛苦时间久了也就麻木了。
Pamuk在《所谓不快乐,就是讨厌自己和自己的城市》这一篇里说:
有时候,你的城市看起来像陌生之地。熟悉的街道突然改变颜色。我看着身边擦过的神秘人群,瞬时觉得他们在那儿已有一百年的时间。泥泞的公园,荒凉的空地,电线杆以及贴在广场和水泥怪物墙上的广告牌,这座城市就像我的灵魂,很快成为一个空洞,非常空洞的地方。
我喜欢在深夜走过白天曾经热闹繁华的街头,观察黄色路灯下这个城市的另一番模样。马路空空荡荡,路边的梧桐树很美丽。百货公司的货物出口,一派忙碌的运货景象;灯箱广告被拆下,即将换上另一个。路边多了若干卖烤串儿的摊儿,大排档老板和老板娘用塑料桶里的水冲洗着碗筷。关了门的麦当劳户外桌旁坐着一对男女严肃地交谈,另一张桌上一个年轻人将头埋在自己臂弯里,不晓得他在想什么。这一切生活气息令我多么平静,我甚至独自微笑了:对一个城市的感觉其实是多么主观。如果在心里找到平静的地方,又何必在乎人在何处呢?
订阅:
博文 (Atom)